关于我们

项目展示

获奖情况

中衡新闻

联系我们

ABOUT US PROJECT LIST HONOR NEWS CONTACT US

延续建筑丨城市文脉的时间循迹:徐州城墙博物馆

延续创作
作者 黎蕖妍 2018.05.14

  徐州城墙博物馆位于徐州回笼窝历史街区的西南,于古城徐州南门(奎光门)东延的城墙遗址之上设计建造。城墙为明代遗存,历经600年深埋地下的岁月,成为古城徐州的历史讲述者与文脉守护者。以古城墙为触媒探寻时间尘埃里遗落的文脉,重现古城恢弘深厚的时间画卷,并述而成文。

  此文发表于《建筑学报》2018年4期(总第595期)P54~P61

x1.jpg

x2.jpg

《建筑学报》2018年4期封面目录

  徐州城墙博物馆

x3.jpg

主入口立面

x4.jpg

西向鸟瞰

x5.jpg

总平面图

  设计单位/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师/冯正功  蓝峰

  地点/江苏徐州

  设计/2014-2015年/竣工/2016年

  设计团队/崔兔发  宋纪青  陈露  李铮  刘亚原  潘霄峰

  基地面积/1000㎡

  建筑面积/950㎡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摄影/秦伟

x6.jpg

东西景观轴(西侧视角)

x7.jpg

庭院

x8.jpg

新旧关系

x9.jpg

古城墙与庭院

x10.jpg

庭院

x11.jpg

地下一层平面

x12.jpg

一层平面

x13.jpg

展厅

x14.jpg

古城墙展厅与庭院

x15.jpg

x16.jpg

剖面

x17.jpg

南北对景

x18.jpg

从门厅回望历史街区

x19.jpg

U型玻璃与清水混凝土

x20.jpg

详图

  城市文脉的时间循迹:徐州城墙博物馆

  作者:冯正功  吕彬  周宣东  蓝峰  王祺雯

  作者单位: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徐州市规划局

  1. 场所与文脉

  古城徐州,始于大禹治水,2600余年建城史。明代天启,黄河改道,水患频发,淹没古城千载繁华。新城重建于旧城原址,成就“城下城、府下府、街下街、井下井”的历史遗脉。2010年,徐州回笼窝历史街区在“发现彭城”的城市文脉循迹主题之下着手设计建造,并根据现状及历史研究推测出古城墙位置。2014年1月,深埋于地下几百年的明代古城墙因回笼窝南侧地块建设被发现。随后,徐州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者开始城墙挖掘清理工作。2014年2-3月,古城墙主体逐步清理完成。2014年4月,城墙博物馆的设计建造工作正式开始。

  经过反复斟酌思考和调整,我们最终确定城墙博物馆选址和初步构想—紧邻城墙原址南侧建造,并使城墙自身成为建筑的构成和展品。博物馆立身于徐州回笼窝历史街区西南,于古城徐州南门(奎光门)东延的城墙遗址之上设计建造。城墙为明代遗存,历经600年深埋地下的岁月,自然成为古城徐州的历史讲述者与文脉守护者。设计试图通过现代时态的空间建构与材料语汇展示古城墙的历史文脉,在新与旧的关系探索中觅寻文脉在建筑空间的表达。城墙博物馆所在的回笼窝历史街区是古城徐州传统民居的一种修复性重建,基于比例、构图与文脉延续的思考,博物馆应是简洁的,不喧宾夺主;同时也是现代的,不妄自菲薄。

x21.jpg

挖掘清理后的古城墙/作者摄影

x22.jpg

同治时期徐州府地图/《同治徐州府志》

x23.jpg

古城徐州南门地区手绘图/李世明先生手稿

  2. 空间

  建筑空间在地面层和地下层两重标高展开:地面层为门厅及序厅,主要展示空间在地下层,与城墙遗址持同一标高,以念“城下城”的历史遗脉。地面层建筑进深3间,南北布局,正中一间为双坡屋面,形式与体量均遵循传统民居建制,以叙古城朴素的建筑记忆。建筑北向回笼窝历史街区,引桥为缘,驾于地下层庭院之上,作为建筑主入口,以喻时间链接。建筑南北空间渗透交融,以门外传统民居为景,似拟历史与现代的时间交错。行至建筑中部,转而拾级而下,沿墙面时间印刻缓步回溯,至地下层展厅,历史书卷层层展开,以营时间倒叙、历史回望的沉浸体验。

  地下展厅是东西方向的长矩形空间,隔墙交错布置,构建流动空间的同时引导着参观流线。遵循空间序列顺行,先是经过狭长幽暗的历史陈列空间,而后则豁然开朗至马面展示空间,此处,光沿悬挂着的倒置玻璃锥体洒向展厅,以叙城墙马面的时间征程。再经空间转折则见古城墙,城墙同时作为展品及空间构件重新定义了展厅朴素、沧桑而真实的气质。

  经室内空间流转后,展览以室外庭园收尾。庭园北侧以古城墙为屏,东、南两侧则以清水混凝土为壁,西侧渗透至室内空间。庭院上空南北、东西向各架一桥,南北桥为地面层通道,东侧桥向西为凭栏观景。庭园地面以多重折线跌落石阶弥合黄河古道,与东侧桥下飞瀑水流相连,沿古城墙外侧而行,隐喻护城河水流。

  展示空间或狭长、或明阔,或连续、或停留,因历史记忆的切片式场景而呈现节奏分明的状态。

x24.jpg

城市文脉中的建筑

  3. 材料与建造

  以现代材料表达传统建筑以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共语,是设计的初衷。建筑主体以清水混凝土及U型玻璃构筑,双坡屋面则覆以金属瓦,并创造性地尝试将U型玻璃用于平屋面,重构建筑光环境的同时,隐喻传统民居的成像:清水混凝土对应传统民居的清水砖,立面U型玻璃拼接对应传统民居的木板拼接,屋面U型玻璃则试图拟合传统瓦屋面的排列形式。建筑主立面以传统民居的比例精酌细推,彰显清水混凝土的朴素坚实与U型玻璃的温润明亮。室内展厅墙面则完全采用清水混凝土,U型玻璃因其多重漫反射和温润如玉的特性重构建筑空间的光环境。庭园之中,引桥之上,清水混凝土又与古城墙、与传统民居清水砖墙成为对比。

  建造中的首要困难是这是在一个从未有过清水混凝土的城市里的建造尝试:对材料认知局限,建造经验乏陈,造价数倍于普通混凝土,似乎难以实现。但清水混凝土的选择是经深思熟虑后希望通过现代的材料语境去延续文脉,而非单纯的以旧为旧。我们如是向业主表达对材料的坚持,并以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建筑的设计和建造经验为借鉴,充分与施工团队进行沟通,并驻场协助。

  另一个困难是如何完整地保护和展示古城墙,并在施工中避免发生破坏。古城墙的实际厚度不止于现在所挖掘的部分,只是内墙已破碎严重无法考证,仅城墙外缘的断层被发现和保护。为防止古城墙内侧渗水,建造中在古城墙内侧增设了防水层。为避免新建筑楼板对古城墙的破坏,设计中考虑楼板大尺度悬挑于古城墙外侧。地面排水汇水也优先考虑古城墙的保护,防止因潮湿导致侵蚀。

x25.jpg

x26.jpg

材料中的时间层次

x27.jpg

清水混凝土与天窗

  4. 结语

  城墙博物馆以时间倒叙的方式记述古城与古城墙历史脉络。逐级向下,回到因黄河水患与“城上城”建设而深埋于地下的古城墙所在的时态与地脉;行迹至深,亲历因时空变换而静藏于古城墙中的关于古城、古建筑以及街巷庭园的记忆。设计试图通过片段式记忆在连续性空间之中的链接,构建人们对城市、建筑与历史的记忆网络,以微小场所和微小建筑为触媒重新思考城市文脉的延续性表达,守护历史文脉,守护城市与建筑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