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项目展示

获奖情况

中衡新闻

联系我们

ABOUT US PROJECT LIST HONOR NEWS CONTACT US

ARTS 新作丨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基地启动区

延续创作
作者 2023.06.28

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基地启动区

Start-up area design of Yangtze River Delta Industrial Internet Demonstration Base

项目名称: 工业互联网产业园项目

项目地点: 苏州吴江太湖新城云龙西路与江城大道相交处

建设单位:苏州吴江工联数科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方案设计: 中衡设计集团

项目状态: 方案设计 (中标方案)

设计时间: 2022.1-2023.5

主创负责人: 冯正功、黄琳

设计团队: 黄琳、宋扬、张骏腾、茹丹、贺佳彬、杨敏、夏天、程呈、于国昊、葛晓峰、周慧鑫、郭荣春、张斌、李军等

用地面积: 9.1万㎡

总建筑面积: 31万㎡,其中地上19.6万㎡,地下11.4万㎡

撰文:宋扬、陈婷

  5月18日,吴江召开全区数字经济发展推进大会,并举行了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基地的开工仪式。该示范基地位于吴江东太湖度假区,是苏州湾数字经济产业园的产业吸引核,是“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培育的引领区。

  创新示范基地占地380亩,分为三个区域,北区为公共服务区,占地144亩。创新产业聚集区位于中部,占地186亩,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路长三角枢纽节点吴江算力调度中心已经率先落户,并入选国家“东数西算”工程长三角枢纽江苏唯一节点。南区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生态园,占地50亩,以工联院江苏分院、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江苏分中心为核心枢纽。

  本次率先开工建设的北区作为公共服务区,将在产业功能上形成“1+6+N”产业布局,即1个数字化赋能中,6个综合载体,N个国际创新孵化器和人才公寓、商业、产业配套设施等。这是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衡设计董事长冯正功主持设计, 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中衡建筑创作设计研究院院长黄琳原创负责的吴江区重点项目,是一个有别于传统产业园的大学校园型的创新产业社区。

1.jpg

380亩创新示范基地鸟瞰效果图(由吴江数字办提供)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公关期,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路径,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1,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指出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基础设施,并遴选了多个示范基地,本项目即为其中之一。

  一、工业互联网:数实融合 数智赋能

  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是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

  智能制造的实现主要依托两个基础能力,工业制造技术和工业互联网。前者包括先进装备、先进材料和先进工艺等,是决定制造边界与制造能力的根本;后者包括智能传感控制软硬件、新型工业网络、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是充分发挥工业装备、工艺和材料潜能,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创造差异化产品和实现服务增值的关键。因此,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了核心支撑作用。

  二、大学校园型的产业社区布局

  如何树立一个未来的示范园区标杆,同时在绿色低碳、产业聚集、产教融合、数智运营、融合应用等多个维度体现工业互联网园区建设的创新引领作用?建筑师在对该项目进行规划设计时,其设计初衷是希望打破传统产业园的模式,使其成为5G+工业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大学校园型创新产业社区。它试图把科研人员和工业互联网企业的专业人员聚集在一起,合力打造一种全新的模式,加深科研与市场的联结,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激发创业思维,推动研究效率及应用落地。同时,置身其中的每一栋建筑在功能和设计上都各具特色,这些拥有独特建筑形态的建筑体量也成为经典的示范性载体。

2.jpg

南侧鸟瞰效果图

  1.创新交互中心 – 产业营城

  产业综合体位于园区北侧,是整个园区中面积最大的综合体建筑。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苏分院和苏州吴江工联数科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分别落户于2栋塔楼内。创新示范基地设立的初衷是在工业互联网产业和科研学术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创新交互中心的建筑设计旨在达到这一使命。

  该建筑为企业提供共享办公空间,大型公司也在此设有办公点,这里同时也是进行公开活动、讲座、会议和演示的理想场所。裙房内部包含了可举办大型活动的室内聚会场所——科创长廊,其与外部的步行通道相连,并与商业展示区相结合。企业的产品发布、场景应用,都可在此进行展示并迅速进入市场。而这些开放空间均可以协同工作,方便企业员工,科研人员和参观者坐下,谈话合作,创造一个活泼,欢快的社交环境。这座建筑是产业聚会形式的一个结晶,它不仅呈现了北侧城市的天际线景观,同时也为企业家和科研学者创造了获得灵感的空间。

3.jpg

 “聚落.营城.智山水”分析图

  2.中试基地+瞪羚牧场与国际创新孵化器 – 花园式企业聚落

  隔中央水轴相望的是4栋国际创新孵化器,其以独特的形态四十五度扭转迎向中央水轴,南侧则以打开状与智能制造共同形成了花园式产业聚落。孵化器首层架空,并在面向水轴处设置了多层次的挑空花园,近人尺度的活泼造型,用以营造内部表情丰富的微环境,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前来创业。2栋智能制造中试基地和1栋瞪羚企业牧场位于园区最南侧沿基地道路,用以规划高效的物流体系。

  3.人才公寓 – 高品质人才社区

  人才公寓位于园区西侧,拥有面向太湖的最佳视野。其独特的波浪式布局创造了城市远观层面丰富的建筑层次,同时,近人尺度上的不断变化,也将吸引众多年轻人前来生活。人才的聚集,是产业社区的成功的关键之一,人才公寓在首层架空区内穿插了多个智慧生活场景,入住人员可体验数字化的健康管理、社区发布、智慧物流、舒适度管理、智能支付、无人餐厅等前沿的生活方式。

4.jpg

人才公寓沿城市界面效果图

  4.公共开放空间 – 无界山水

  设计围绕中央水轴规划了将近一万平米的公共开放空间,为各层级融合创新提供便利的空间条件。1栋数字化赋能中心和3栋产业大厦,以山为意向,将各个公共服务环节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无缝互联的智慧山脉。多个产业综合载体生长与山水之间,于水轴处形成南北对话,打造了多种开放的互动环境,为非正式会面、讨论及合作提供了便利的共享空间。

  智慧云环依水而建,串联整个“聚落”,并与“城”对望。云环从水轴东侧起坡,游于山水后旋于空中,以云的轻盈和灵动,象征了工业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变革和无限可能。工业互联网承载着的各种大数据通过云端进行分析和处理,就像云朵承载着山间的雨水,通过智能分析和算法挖掘出每个产业链中的价值信息从而落入每个载体中。

5.jpg

东侧水轴鸟瞰效果图

  三、生态、低碳、智慧的核心示范区

  作为创新示范基地的先行启动部分,我们希望该项目能够成为绿色发展和智慧建筑的实践地和展示场。设计沿东西水轴,从主入口至智慧云环,规划了一系列独特的重点区域,用以展示创新示范基地的核心示范功能。

6.jpg

核心示范区(摄影:秦伟)

  1.主入口组团展示区

  园区的主入口,作为最具创新示范功能的组团,在设计中融入了多种可持续设计理念。入口两栋建筑以独特的欢迎式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将最前沿的人才引入示范基地。同时它们还承载着绿色建筑的示范性展示,利用双层表皮和绿化退台来引导气流组织创造舒适的微环境。指的一提的是,入口北侧建筑,在建造完成后,将取得近零能耗建筑设计标识。经过计算,其建筑的综合节能率为62.04%,建筑本体节能率(不包含可再生能源)为33.77%,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为46.94%。在此栋建筑的首层挑高空间,也将作为整个园区的“智脑”驾驶舱。在驾驶舱内,展示区大屏不仅可以作为智慧管理的展示性看板,同时还可实时更新低碳能耗数据。不仅如此,在可持续理念为驱动力的设计中,整个园区的第五立面将大面积覆盖光伏,可以产生足够的能源同时并入电网。

2.png

东侧鸟瞰效果图   绿建分析图

  在主入口中轴景观的起点,一个独特造型的景观构筑物寓意飞翔,其白天将形成流水瀑布,夜间则承载了光电水幕,水幕上将投影各种绿建参数,反映园区内实时的温湿度和能耗数据。

  2.智慧云环展示区

  从地面不断爬升的智慧云环,是示范基地的展示标杆。其内部功能将作为复合使用,预计打造成100人左右的小型路演中心,可举办各类重要的聚会活动,用以发布最前沿的工业互联网技术和科研成果,展示最尖端的工业互联网产品。

7.jpg

智慧云环+水轴半鸟瞰效果图

  云环蜿蜒的大坡道,将以实用性和景观性并重,成为鼓励园区内部人员进行低碳活动的重要户外空间。结合自行车停放、员工的人性化配套、增加室内外无缝连接的活动空间,鼓励和促进员工的绿色健康运动。同时,大坡道也将为机器人提供行走路径,全天候地展示智能制造的应用场景。

  夜间,智慧云环将被点亮,在水轴末端展现示范园区的未来感。

2.jpg

智慧云环夜景效果图

  在云环的下部,景观设计有生态雾森水景。生态池主要透过植物来净水和供氧,池中养鱼可形成鱼菜共生,雾森在夏天可以加湿,用以调节微气候。

2.jpg

生态池雾森效果图

3.jpg

智慧云环与生态池

  最具挑战的智慧云环的结构设计,也将最大限度的帮助云环落地。主悬挑结构为空间钢桁架,钢结构悬挑圆环重量通过楼电梯核心筒传至基础底板,核心筒由钢管混凝土柱及双钢板剪力墙组成。这种结构形式可保证圆环外侧无结构构件,使建筑主体更轻盈和美观,并成为整个园区的观景台。

2.png

智慧云环结构模型示意图

  3.中心水岸区

  水绿生态系统,形成绿色悦动的水空间。核心景观区域配置带状水景,由东向西逐层叠水,增强核心景观的灵动性,也隐喻流水(财富)入园。整条水轴由东向西连通循环,中心区域以浅水处理,水深20厘米。在冬天,由于苏州冬季湿冷,可将水放干,即可形成叠落的2个小型广场以举办户外活动,也可将两侧商业外摆放入其中,促进园区内部人员的协作交流。

  多样灵活的产业布局形成了一种未来的山水格局 - 无界山水。山代表着工业的稳定基础,水象征着信息和数据的流动,而云则代表着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化和变革能力。这三者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了工业互联网的新时代。

2.png

无界山水(摄影: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