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衡设计始终秉持创优争先理念,有幸参与省、市各级勘察设计评优活动。在2024年度苏州市勘察设计项目竞赛中,我们共获得64项奖项,其中18项作品荣获一等奖。自2024年6月起,我们精选部分优秀项目进行分享展示,期待与业界同仁共勉互鉴。
本期介绍项目为:徐州市第一中学新城区校区二期
▲项目实景图
徐州一中二期的设计与一期相隔6年,设计既承载了对前者的传承,又孕育了新的创意。从宏观到微观,从城市空间到使用行为,都融入了对于设计和教育的深刻洞见。二期的建设内容主要是对一期办学功能的补充,包含约2.8万㎡的教学用房、5800㎡的办公辅助用房以及5.3万㎡的宿舍及配套用房。
项目的建筑方案由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MENG建筑创研室孟建民院士在2013年设计,方案以巧妙的几何关系,化解不规则用地带来的布局难题。总图层面的顺势而为,同时也形成了清晰高效的功能分区和层次多元的校园空间。中衡设计承担包括建筑主体、机电、幕墙、景观、内装、亮化等在内的全专业、全过程设计及现场施工配合。在整个设计建造过程中,中衡设计高质量高标准的专业整合一体化设计成果、全过程现场服务,以及施工技术指导,保证了项目高品质的实现。
▲项目实景图
01承前启新:双校空间的有机融合
二期设计时,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与一期的关系。需既延续一期设计语言,又突破创新,最终形成功能融合、空间联动的有机整体。这一原则成为思考二期建筑布局的重要依据。因而设计手法与一期一脉相承,以简洁清晰的几何关系化解异形场地对建筑布局带来的挑战。既有对一期的呼应,又通过虚实的对话以及尺度上的重复和变化,最终形成新的平衡关系。在城市宏观视野的审视下,整个校园空间,成为了机械单一的城市肌理向自然景观和城市公共建筑的过渡。宏观肌理的微妙变化,在校园建筑的尺度关系上得到了生动的反映,赋予这片区域新的风貌与活力。
▲项目实景图
02廊院体系:功能与空间的复合共生
功能布局一体化考虑,北侧为生活区、南侧为教学区。流线组织也充分考虑了两个校区的内外人流组织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二期之间形成两条可联系的路径,南侧路径直接便捷,北侧路径串联了生活区和运动区,形成一条曲折丰富的动线。微观尺度的设计目标需要团队真正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来设计校园——通过构建院与廊的复合空间,在校园底层构建阳光充沛、绿植环绕的开放共享空间,承载日常社交、学习与活动需求。校园环廊既是链接各个功能组团的便捷通路,也是串联不同开放共享空间的活力之径。绿荫的庭院、充满阳光的活动平台、观看比赛的阶梯、开放的讨论区和读书角,学生可以根据需求找到合适的场景,让这里成为不同行为的容器。
▲项目实景图
校园远非仅仅是风雨中的庇护所,它应当是一个启迪智慧、点燃探索热情的圣地,一个促进心智与体魄全面发展的殿堂。在教育建筑领域的深耕细作,在教育建筑领域的实践让我们更加坚信:空间本身,即是教育不可或缺的灵魂与载体。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丨徐州市第一中学新城区校区二期建筑设计丨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项目类型丨教育建筑项目地址丨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云台路与紫金路交叉口
获奖名单丨孟建民、王志洪、彭鹰、管春时、陈徽、饶斯萌、马力元、苏扬、郭一峰、王喆、张玮、孟乐、梅彪、吴强、谭树国、任立、赵云天、杨跃、李叶平、张羽建筑摄影丨南京都市建筑摄影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丨徐州市第一中学总包施工丨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